讲奉献在“实”不在“形”
发表时间:2022-12-06 | 来源:都江堰文明网
12月5日是第三十七个国际志愿者日。
在国内,志愿服务已经蔚然成风。从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倡议,到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的广泛兴起,再到今天数以亿计的志愿者大军,人人讲奉献,彼此友好互助,我们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蒸蒸日上,为社会文明进步注入出巨大的能量。
我们常说的志愿服务精神就是:奉献、友好、互助、进步。其本质就是无私讲奉献,而这不正是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吗,不正是我们一直以来孜孜以求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吗?我们所推崇的王进喜、时传祥、李素丽、李培生、胡春晓等先进模范,不正是讲奉献的先进典型吗?
因此,看一个是否拥有无私的志愿服务精神,不应该以是否参与志愿活动去判断,更不应该以身份判断。因为,我们身边有太多讲奉献但非志愿者的例子了。
比如,在四川成都,听到 “起火了,起火了”的喊声后,市民何启迪和几位业主组成临时“救火小队”,毫不犹豫冲进浓烟滚滚处,冒着生命危险扑灭明火。你能说,这不是讲奉献吗?
再比如,在湖南益阳,有一家叫晏娟的早餐店主,把自己家的小小店铺变成了“温暖驿站”,慷慨说:“以后无论刮风下雨,都坐里面来,你们可以在这做作业”,让放学后在瑟瑟寒风中等校车的孩子在这里避过寒冷。你能说,这不是奉献精神吗?
其实,只要你心中有爱,常思助人,且践之以行,有没有志愿者的身份又有何关系呢?因为人们常说“听其言,观其行”,也就是不要看他说了什么,要看他做了什么。街坊邻居有病有灾,大家互相帮忙,一起渡过难关;为了留守儿童的未来,深耕大山支教,桃李满天下;尽管收入微薄,但一生热心公益,为困难学子、受灾群众捐钱捐物.......谁又能说这不算是奉献呢?
讲奉献在“实”不在“形”。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志愿服务,只要内心笃定,?;嘲酥?,如此,每个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志愿者。反过来,如果加入志愿者组织是为了博取虚名,为了谋种利益,那就是走歪了道、亵渎了志愿服务精神。
愿我们每个人在做好事时都发自内心,愿每一个讲奉献的人都能得到善待。(杜江言)
责任编辑:djy_menhl
文明青年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