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联系方式-150快餐200带吹电话,400元3小时快餐电话号码查询,全国风楼阁平台

中国文明网地方文明网站群热线电话:028-56562562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古堰论道

去风俗顽疾须遵循“五道红线”

发表时间:2022-10-12 | 来源:都江堰文明网

 

美丽乡村行动实施以来,乡村陋习得到有效的遏制,乡风文明得到极大提升,追赶新风新俗逐渐成为一种潮流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个别地方,其陋习积淀日久,很难一时根除。这些地方的村风村貌与美丽乡村的要求还有差距,易风易俗问题仍然任重道远。

近日,针对农村高价彩礼、人情攀比、厚葬薄养、铺张浪费等四个领域的顽疾,农业农村部、中央组织部、中央宣传部等几部委联合印发《开展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“方案”),将围绕农民群众反映强烈、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。《方案》对主要举措、进度安排、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部署。可以说,这势必刮起一阵治理农村陋习的旋风。

在治理过程中,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,但亦要遵循《方案》所载明的五条原则,这是基本红线,不可动摇,否则就容易偏离治理的方向。

第一,要坚持党的领导。党政军民学,东西南北中,党领导一切。各级党委要做推动治理陋习工作的主心骨,要在宏观上把握、微观上洞察,要充分掌握领导权和主动权,掌握社情民意,关注舆情动态,让治理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
第二,要坚持依法依规“无规矩不成方圆”,在治理工作前,各地区各部门要出台明确的规范和实施细则,让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,要让群众信服。同时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,比如说,对人身自由的剥夺,只有宪法载明的事项和机关才能实施,不可蛮横施之。

第三,要坚持标本兼治。说到底,陋习难治,难在思想观念。在常规治理中,我们往往只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,而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做,缺少积极主动引导、心理上的疏通和精神上的滋养,而这也是导致陋习不断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要加强教育,循循善诱,扭转根深蒂固的观念,让他们挣脱思想牢笼。

第四,要坚持疏堵结合。对于陋习,我们常常从惩戒的角度解决,重“堵”不重疏,重罚不重奖。其实,正面宣传的效果也能立竿见影。对于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等新风新俗倡导者、带头人,要予以积极回应,可以让他们登上新闻媒体,扩大影响力,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,成为先进典型,站在舞台中央,受人尊重。

第五,要坚持实事求是。专项治理要尊重差异化,各地区间不要盲目攀比,不搞 “一刀切”“齐步走”,有多少陋习就治多少陋习,不搞量化指标,不给群众增加负担,治理的手段、过程和成效,要让党和政府放心,也要让人民满意。

以上五道红线是基本原则,是在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中要遵循的大方向,希望各地在落实《方案》中始终坚持这些原则,让人民群众从陋习顽疾治理中真切感受到幸福感、获得感。(杜江言)

责任编辑:djy_menhl


美图欣赏更多

网站群
四川文明网联盟网站四川省主要宣传文化单位新闻网站友情链接

主办:主办: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都江堰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技术支持:四川文明网